close
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推出「自己的局長自己選」,全國第一個民選局長,在爭議聲中誕生,讓「酷吏」柯P嘗到跌跌撞撞的滋味。不過這位白袍市長創新的勇氣,應給予肯定,盼為台灣政治帶來活水。
班服設計理念雖佳,但無法提出具體執行細節與配套,制度該怎麼設計?法源依據?網路投票能代表全民嗎?I-Voting加上遴選,可說是「團體制服製衣廠新上加新」,爭論終於如沸水般滾燙。
I-Voting,是柯文哲第一個政見,政務官任免、局長年終考核及工作服政策預算編列,都適用。用意是想開出一個窗口,讓更多民意進入,落實「全民當市長」理念。
勞動局長遴選最大爭議就是遴選委員會成員。外界與工運人士很早就提醒柯辦,但班服柯辦因選前沒有太多資源作談判籌碼,只能盡量搶救,無法真正解決問題。雖然柯辦設了三道防火牆(開放網路直播、備選人切結書圍裙製作、超長評分制度),過程爭議不斷。
I-Voting活動T恤製作的執行困難與隨之而來的爭議,原本柯想推出五個局處I-Voting,最後只能推出勞動局長。勞動局長遴選爭議不斷,傳出柯辦一度想放棄,但最後還是在跌撞與罵聲中完成第一次實驗。
跨出第一步是最困難的,儘管這一步跨得並不漂亮,但總是踏上創新之路,光這點就值得鼓團體服 工作服掌。接下來的第二步、第三步,柯文哲要傾聽民意隨時修正,市民也會睜大雙眼期待更完善的新政來臨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